遇到伤口愈合后鼓出一块“多余肉”,不少人吓一跳,以为又长肿瘤。其实那是疤痕组织里的纤维母细胞太勤快,把胶原蛋白一股脑往伤口里堆,于是形成高出皮面的增生组织。简单理解:本是修墙,可工人多抹了几层水泥,墙就凸出来。
增生最常见在胸口、肩背、耳垂这些皮肤张力较大的地方;青春期、孕期、体重增加期,皮肤被撑得厉害,更容易出现。遗传因素也有话语权,一家人都容易长“蟹足肿”的话,就要早做预防。
典型信号是又硬又红,还会半夜突然痒得厉害。首先别抓,一抓就刺激更多胶原。可以把指甲剪短,晚上带纯棉手套睡觉。白天用弹力绷带或医疗硅胶贴给伤口“减压”,减少衣服摩擦导致的瘙痒。若发痒刺痛已超过日常忍耐,可线上联系本院医生,获取对症护理包参考。
居家阶段可采取以下小办法:
如果红硬区域半年里还在长大、伴明显痛感或影响关节活动,就说明它进入“持续增生模式”。本院医生建议使用脉冲染料激光,用光热阻断多余血管,让营养断供;再配合硅酮凝胶持续镇压胶原纤维。对又厚又硬的疤痕,还可使用局部缓释注射治疗,把亢进的纤维母细胞“劝退”。
也有不少姑娘担心术后还会再长。其实只要把张力和炎症都压住,复发概率会显著下降。治疗后遵医嘱继续贴硅胶片三到六个月,相当于“加个保险栓”。如果想进一步了解复合方案的个性化配比,轻点页面右侧的“在线咨询”,护士姐姐会先把注意事项拍照发您,省得来回跑。
有些旧疤已伴随多年,表面皱皱巴巴还反光,看着心烦。除了上述手段,可做微针射频或点阵激光重塑,把凌乱的胶原“重新编织”。皮肤没那么神奇,可抚平七八成,之后化妆盖一层,社交距离基本看不出来。
保持体重稳定,胸肩部位反复胖瘦,会把疤痕扯大。运动选瑜伽、游泳之类柔缓项目,少做剧烈扩胸或举重。疤痕最怕干,平时洗澡后趁微湿,抹一层无香型身体乳,再把硅胶贴压上去,锁水又压平,一举两得。
情绪也要顾:长期焦虑会让免疫更兴奋,炎症介质乱窜,疤痕就容易卷土重来。养成睡前10分钟腹式呼吸,或者周末晒晒太阳听听歌,都有助于给胶原“降火”。
最后再提醒一句:如果在贴东西过程中出现破溃渗液,别硬撑,停下产品保持透气,24小时无改善就找医生看看,别把小事拖大。
上一篇:手术刀口疤痕增生疼痛怎么办
下一篇:返回列表
Related readin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