做完甲状腺手术才三周,刘阿姨照镜子发现脖子正中那条红线越鼓越高,轻轻碰到就扎得她不敢扭脖子。其实这种“鼓起”在医学上叫增生性疤痕,简单说就是伤口在愈合时胶原纤维过度生长。就像修路铺沥青铺多了就鼓包,刀口也是一样。好消息是,它不会无限长大,也基本不影响健康,只是看着碍眼、偶尔发痒刺痛。
有人问,那是不是我体质特殊才会长?其实刀口增生跟身体状态、手术方式、切口张力、术后护理都有关系:年轻皮肤弹性足,刀口两侧拉力大,愈合时容易把疤痕拉鼓;术后两周内反复扭头、提东西,也会刺激纤维细胞加班加点;再加局部流汗、感染,就像把火星吹成火苗,凸起就成形了。
那到底该怎么办?别急着往家里囤药,先来拆解护理步骤。
手术后18~21天,胶原开始疯长,这时把闸门放下,后面就省劲。把干净的硅胶片剪成刀口两倍大小,每天贴着,至少坚持两个月;睡觉把小毛巾折成卷垫在肩下,让脖子微微后仰,减少切口张力;外出时别怕别人看,戴条透气的丝巾或粘贴式敷料,既能防晒又避免衣服的摩擦。
如果鼓得高、颜色红,又痒又疼,就得去医院找我们本院医生。通常会先打曲安奈德微滴注射,把鼓包一针针“消肿”;再做染料激光,把红红的新生血管打掉,颜色就能淡得像肤色;少数特别顽固的硬疙瘩,可以选液氮冷冻
,把过度增生的组织冻“回炉”。三项手段灵活搭配,四次左右就能看到明显平整。
有人担心打针疼,其实针头像做皮试那么细,提前冰敷两分钟,刺痛感可忽略;染料激光像橡皮筋弹脖子,做完立刻冰袋伺候,十分钟就不红;冷冻处理点涂就行,三分钟结束,结痂一周就掉。
不管用哪种方法,回家护理得跟上才有下文。继续坚持硅胶贴或硅酮凝胶,弹力套戴半年以上,别让刀口晒太阳;吃鱼虾、牛肉不会刺激疤痕,真正要注意的是别让脖子受力——提水桶、抱孙子时暂时忍一忍;睡枕头换成软薄款,保持下颌稍抬的姿势,减少刀口“被牵拉”。
当刀口从红转暗、厚度低于指甲盖,就进入收尾期。早晚各三分钟,用指尖绕着刀口打圈;再配合光敏性较低的调Q激光或点阵激光,把残余色沉击碎、胶原重组,脖子颜色就能跟周围皮肤逐渐混成一体。整个周期大约半年到一年,中间保持耐心,定期回医院拍照记录,医生一看就知道有没有偷懒。
最后的叮咛:增生性疤痕最怕“拖”。一旦错过术后头两个月黄金期,鼓起来的部分就像混泥土凝固,后面再磨就费劲。所以今天就摸一摸刀口,不平就行动,先用硅胶贴和弹力套打基础,不改善再来门诊,让本院医生帮你加点“专业调料”。记住,这条小疤不需要完美无缺,只要让它低调到别人不盯着看,你的工作就算大功告成。
上一篇:手掌疤痕增生如何消除
下一篇:返回列表
Related readin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