常常会遇到术后两三个月来问的朋友:刀口本来是细细一条线,怎么长成了条蜈蚣?其实这多半就是增生性瘢痕在作怪。简单说,就是皮肤里的胶原工厂开工过度,工人加夜班,结果布料堆得太厚,于是形成硬突突的红疙瘩。想让它消下去,得先把生产节奏降下来,再把多余的布料修剪平整。
在伤口愈合后一周,就可以开始做第一步——压迫与封闭。先用硅酮片或硅凝胶薄薄抹一层,再套弹力套或者弹力绷带,有点像给刀口穿紧身衣,持续外压会让胶原排列从杂乱无章变成乖乖排队,颜色也慢慢从通红变成淡粉。每天贴够12小时,坚持八周,大约七成的人可以把原本的“小山丘”压成“小土坡”。
如果疤痕还是在偷偷长高,这时候光用硅酮就显得势单力薄,需要升级手段。脉冲染料激光专门瞄准那些增生的血管,给它们“断电”,让血供减少;接着二氧化碳点阵激光打开小孔,把聚成一团的胶原打散;再配合极少量的激素针剂通过显微注射,精准地削弱“工厂产能”。每月一次,一般三到四次后,疤痕整体厚度会降低一半以上,也不那么发痒疼痛了。
别小看在家里的细节,它决定后期是否复发。先说防晒,紫外线会让新生皮肤里的黑色素细胞兴奋,一兴奋就容易把红疤染成咖啡色,防晒霜至少要选SPF30以上,持续三到六个月。再说牵拉,抬手臂、弯腰这些动作幅度大就容易把还没完全成熟的疤痕拉长,睡觉可以在关节处垫软枕,减少过度伸展。另外饮食少吃辣椒、酒,这些刺激物会让毛细血管扩张,痒痛加剧不说,还可能让胶原再堆积。
有人担心贴硅酮片会闷,又怕激素针有副作用,那就把护理拆成几块:早晚两次用生理盐水清洁疤痕表面,轻轻拍干,再抹豌豆大小的硅凝胶,像抹面霜一样一圈圈推开;晚上洗澡后加一次超声导入,把药物推得更深,既提高吸收又减少注射次数。这样操作下来,多数人三个月就能看见颜色变白、质地变软。
还有一种容易忽视的情况——疤痕疙瘩体质。若胸口、肩背、耳垂随便破皮就鼓“肉疙瘩”,说明体质天生“产量大”,单靠上面的方法可能还是会复发。这个时候需要多管齐下:前述激光配合光动力、激素针再加口服抗增生的中成药,从源头抑制过度炎症。疗程拉长到半年,每月复诊一次,医生会根据厚度变化减量或更换方案。
在家自查时,可以摸一摸疤的硬度,只要边缘继续增厚,或瘙痒疼痛加重,就提示需要调整方案。对于敏感肌,部分硅酮片会导致局部红痒,要立即停用,换成清爽型硅酮喷剂。如果激光后结痂过大或渗出增多,同样需要及时联系线上医生。别担心,只要早期干预、循序渐进,疤痕增生完全可以被收拾得不再显眼。
总之,记住三句话:早压、早光、早修。越早把胶原的势头按住,后期就越省事;一旦过了半年才处理,就像高房子已封顶,再拆就会多花时间。过程中有疑惑,直接线上提交照片,让医生看看颜色变化,自然就能获得下一步指引。
上一篇:点痣后增生了怎么能彻底消除
下一篇:返回列表
Related readin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