夏天厨房一个转身,油锅溅到手臂;冬天热水袋破了,小孩大腿一片红肿;野外烧烤火星子蹦到脸上……火辣痛感过去后,很多人最怕的不是当时的剧痛,而是结痂脱落那天映入眼帘的深色或发亮的疤痕。作为每天和“疤”打交道的皮肤科人,我想把平时对患者说过的家常话,一次打包送给你:只要把护理时间轴捋顺,疤痕其实没传言那么顽固。
皮肤被烫后,真皮层受损,身体紧急调来胶原“建筑队”修补破口。年轻时胶原排列整齐,就像新铺的柏油马路;一旦修复速度过快,胶原就胡乱交叠,于是鼓起来变成增生疤;若局部血供不足或感染,胶原又铺得不够,就陷下去形成凹陷疤。至于颜色深,多是黑色素“加班”留下的痕迹。搞清这三条主线,后面处理就不会乱套。
很多家属一见结痂就急着抹各种偏方,姜、牙膏、牙膏统统上阵,结果刺激到伤口,色沉机会直接翻倍。正确操作是:头两周给创面“保温保湿”,让痂皮自然脱落;痂掉完用医用水凝胶或含硅酮的软膏薄涂一层,既锁水又压住胶原“违章建筑”。同时日常硬防晒别偷懒,一顶帽子一把伞,紫外线一弱,色素就难沉积。
如果疤痕已鼓出来、发红甚至有点硬,第一步先压。弹力衣或硅酮贴片每天戴足20小时,相当于给胶原“定向塑形”;痒得睡不着时,可以配合本院医生指导下的低浓度糖皮质激素贴膏,既止痒又控增生。第二步是做光电“必修课”,脉冲染料激光能截断多余血管,把红色吃干抹净;点阵激光像微型订书机,在疤上打无数细孔,激发胶原重排,表面会变平整。第三步,若疤痕已挛缩牵拉关节,就需要联合松解训练,借助支具把“卡住”的肢体一点点扭回正常角度。
碰到凹陷疤也不用担心,微针射频能把断裂的胶原“缝”起来,再配合自体血清里提炼的生长因子,像给坑洼路面回填新沥青,做两三次大多数人就会看到浅了很多。如果是陈年白疤,颜色死白死白,可以试试点阵激光加表皮细胞移植,把边缘正常皮肤“借”一块补过来,色差就没那么刺眼。
重点提醒,孩子皮肤弹力好、修复速度更快,但也是增生疤的重灾区。家长要在烫伤痊愈后三个月内每天做两点:1.坚持早晚各一次温热水泡软疤痕后再做“米”字按摩,把胶原揉松散;2.晚上贴套上裁剪合适的弹性绷带,防止夜里抓挠。学龄期孩子怕丑,其实现在肤色弹力套做得像运动护臂,戴上打球都看不出来,反而成为酷酷的“装备”。
激光只是“方向盘”,居家护理才是“发动机”。每天洗脸洗澡时,用温水冲淋疤痕处2分钟,让角质层软化,随后指腹蘸取无香型保湿乳轻柔打圈,既能洗掉死皮又不撕扯新生组织。夏天汗多,可在疤痕表面拍一点生理盐水喷雾,既降温又减少瘙痒。如果抓破了,千万先冷敷,再涂一层抗生素软膏,48小时内别沾生水,痂皮自然形成后重新回归到原先流程。
至于饮食,把“发物”这顶老帽子摘掉吧,真正需要忌的是酒精、辣椒这些会加重血管扩张的东西;相反适当来点深海鱼、鸡蛋白、橙子,富含欧米伽3与维C,反而帮助胶原整齐编织。睡眠决定修复激素分泌高峰,晚上十一点前关灯躺平,比任何高价面膜都管用。
心情也得分。门诊常见宝妈抱着孩子哭,说“都是我没看好才让他留疤”。别急着自责,皮肤有自愈力,情绪却会把内分泌拉进“深坑”。家属多夸夸孩子勇敢,带他去游泳、攀岩,把注意力从疤转到体验,反而长得更快。
万一疤痕还伴随刺痛、关节屈伸障碍,或者颜色越来越深,就建议线上发一张清晰近照给本院医生看看,拍清楚范围、边界和高度,我们会根据情况给出下一步干预方案,避免你跑冤枉路。别忘了,疤痕修复是一场马拉松,不是百米冲刺,坚持护理、定期评估,终点线就在前方。
上一篇:烫伤白色疤痕怎么变回肉色
下一篇:返回列表
Related readin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