刀口刚缝好时大家都会松口气,但等到第三周开始发痒鼓包,不少新妈妈心里就打鼓了。从临床角度来说,剖腹产横切的位置刚好在下腹褶皱处,日常起身、抱娃、咳嗽都会牵拉伤口,若缝合时对齐稍差一点,再加上孕期激素刺激成纤维细胞增殖,疤痕就会翻起来,俗称“长疤”。第一步要把张力降到最低:下床时先用双手托住小腹再侧身坐起,半年内避免拎重物、仰卧起坐这些剧烈动作;洗澡后把皮肤轻轻按干,立刻贴上透气胶膜,既防汗液浸泡又能物理压迫。
压指的是持续而不过度的加压。最常用的就是硅胶片或弹力腹带,前者可从拆线后十天开始贴,日常洗澡换新,不透气就歇四小时;后者选宽10厘米左右医用弹力带,清晨血液回流少时绑好,夜里松掉,让血液循环不受憋闷。润则是保湿防干裂,推荐无香型乳膏,早晚各一次,薄薄一层就够;动并不是让你做激烈运动,而是轻揉:食指与中指并拢,顺着切口方向打圈按压,力度以略疼但能忍为佳,每次十分钟,可促进瘢痕软化。
如果六周后疤痕仍旧高出皮面、发紫发热,就要考虑进入专业干预阶段。本院医生常用的联合方案分两步走:先用低剂量射频点阵在凸起处打出微通道,热刺激可把紊乱的胶原重新排列;隔两周再做单一极细针头导入少量软化药物,两者交替4-6轮,大多数情况下高度就能下降一半以上。疗程间隔不固定,要看个人反应,有人三周一次足够,有人需要两周密集点调整。母婴分离时间短,门诊一小时即可回家喂奶,基本不影响育儿节奏。
遇到以上情形,及时拍照上传给线上医生,他们会根据图片和病史给出居家处理或到院检查的建议,不用白跑路。值得注意的是,疤痕体质家族史的朋友最好在产前就备好防护耗材,术后立刻进入全程管理,可把增生概率降低七成左右。
饮食里适量增加富含维生素C的时令水果和深海鱼,这两类食材能促进Ⅲ型胶原合成,让组织更柔软。辛辣、酒精和过多糖分则会让局部毛细血管扩张,瘙痒感加重,能忍就忍。睡眠不足导致皮质醇分泌升高,也会激活炎症通路,所以夜里宝宝交班给家属,自己抓紧补觉同样算“治疗”。有人爱用生姜片擦疤,实际上姜片里的挥发油会刺激神经末梢,越擦越痒,不如换成冰敷毛巾三分钟,止痒更干脆。
疤痕从红变褐再变近肤色,普遍要跨1-2年时间。上色阶段最安全的就是严格防晒,把紫外线挡在衣服外,避免黑色素趁机沉积。进入褪色期后可改涂含曲酸衍生物的外用制剂,稍带美白作用,但仍需医生评估再用。弹性锻炼也不可少,孩子半岁后逐渐增加快走、凯格尔运动,既收紧腹直肌又减少肚皮来回摩擦,让疤痕处胶原沿着身体正常张力生长,长远看线条会更平整。一年复查一次,把旧照和新照放进同一张对比图,心里就踏实多了。
对生第二胎的宝妈来说,如果前一次剖腹产留下增生疤痕,下次怀孕时提前十六周开始涂抹预防型凝胶,并适度控制体重增长,可把再次增生的风险压到最低。整个周期需要的耗材与每日护理节奏,线上诊室都能给出个性化表,随时调整不加负担。把时间与耐心还给身体,疤痕也会在悄悄的改变中和你达成和解。
上一篇:剖腹产的疤痕增生能消除吗
下一篇:返回列表
Related readin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