开刀超过365天刀疤仍旧抽痛,多半是牵拉性神经牵扯,暗藏的慢性炎症或过度疤痕增生在作怪先把紧绷处做温湿敷,每次一刻钟,每天两次;接着在平整疤痕边缘做轻柔环向按摩,用指腹打小圈,别太用力;夜间贴一片温和型硅凝胶贴片,保持不干痒平日避免久坐弯腰扯伤口,蹲起,搬重物时托住腹部若火辣疼痛,颜色转红或硬邦邦凸起,就别再等,找专业医生面诊,通过影像和触诊确认底下有没有缝线反应或神经瘤,后续再决定松解或封闭。
门诊里常常碰见老朋友一边掀起衣服一边跟我抱怨:“都过去一年多了,这个疤怎么摸上去还酸酸胀胀,天气变化的时候更难受?”声音听着平常,却藏了很多担心。作为看惯了伤口愈合全过程的人,特别想跟大伙儿聊聊,刀口当时缝得再好,只要真皮里断了纤维束,就别指望像没开过刀似地毫无知觉,真正该追问的是:这种疼是否在可接受范围?如果它已经影响了睡觉、穿衣,甚至让你不敢抱孩子,那我们就得赶紧找原因、对症调整。
首先,别把“每天一点点疼”当小事,刀口疼得原因远比表面复杂。常见的是胶原纤维排列紊乱惹的瘢痕粘连,像一团乱麻把底下柔嫩的神经末梢反复扯,风吹草动就报警。其次是手术线头残留造成轻度肉芽肿,它悄悄释放炎症介质,按压或天气转阴时刺痛加剧。第三种常被忽视,是原本浅表走向的皮神经断端被疤痕牵拉,久而久之形成神经痛,摸上去一条线状闪电感。女性朋友如果刀口在下腹或胸壁,雌激素水平波动也会让疤痕部位充血,痛感被放大。最后,过度增生性瘢痕甚至瘢痕疙瘩隆起,内部血管增生、代谢旺盛,轻触就有灼热感。
自己先给疤痕做个“体检”:平躺放松,手指从疤一头滑到另一头,感受有没有局部硬疙瘩;轻轻横向推一下,看是否被牢牢粘在肌肉上。接着可以试试三步日常养护。第一步“温”:用40℃左右的热毛巾敷在疤痕上八到十分钟,促进局部血流;第二步“按”:指腹蘸少量维生素E乳或单纯凡士林,沿着疤痕两侧做横向推抚,不来回搓,每天两三次,既松粘连又减轻紧绷;第三步“贴”:夜间选柔软度高的硅胶贴片,剪裁比疤宽半厘米,贴上后第二天早起撕掉,能防止水分蒸散过快、减少神经末梢刺激。若皮肤对胶过敏,换成医用低敏纸胶带也行。
如果在家干预两周后疼得依旧、甚至出现新问题,就别再拖延。以下信号出现要马上预约石家庄远大中医皮肤病医院:1.疤痕明显变宽、鼓出皮肤并伴随跳痛;2.颜色由淡转红或发紫;3.有渗液、结痂但一直不愈合;4.夜间突然闪痛,电击样扩散到周边。医生靠触诊、高频超声、甚至细针穿刺就能判断:是缝线肉芽、神经瘤还是深层感染。记得带上手术记录或出院小结,方便本院医生短时间定位问题。
确诊后方案并不复杂:对于线头异物反应,小切口取出即可;如果是广泛粘连,会启用松解治疗配合局部激素微量注射,既打散纤维束又消炎;存在细小神经瘤,我院医生常在超声引导下行神经阻滞,两秒钟就好,比想象中轻松;疤痕增生严重者,分期使用压力衣或柔和光疗抑制血管增生,再配合阻隔疤痕继续长高的修复贴,坚持三月大多能压得扁平。整个过程无需住院,门诊就能完成。
刀疤一年出头还疼,说大不大、说小也不小。80%的情况其实是保养不到位,20%则需要专业干预。把日常舒缓作为基本功,不舒服及时让医生瞧瞧,就能把这份后遗疼压到最低点,让生活重新回到轻松、自在的节奏。
上一篇:硅凝胶疤痕改善
下一篇:二氧化碳激光去疤痕有效吗
Related reading